中国观赏石论坛
关注
一叶知秋
略有小成
石商学院
20-6-4
浏览6162
发表于黑龙江
关注TA
习静,修身,赏石!
同样是吃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吃茶的人却一口一口地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能处处领略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朱子有一首诗说: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
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因为他们的那“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
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出现趣味。
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水远不沉寂的。
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
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赏石,是极佳地习静方式。
石,静静的,不张扬,而赏石的过程,便是静心的过程,也是被石头训练的过程。
静对一方雅石,观赏光线在它身上造出的明晦变相;轻轻抚摸,手心上满是粗糙而妥帖的熟悉。若来了风,闭上眼,聚精会神,感觉到它的灵气在与你对话,那么轻柔,却有力量,让你的心也随之安静下来。
——《静静的雅,悄悄的秀》
静与闲也不同。
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
这就是忙中静趣。
我这番话都是替两句人人知道的诗下注脚。这两句诗就是: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你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像这一类描写静趣的诗,唐人五言绝句中最多。你只要仔细玩味,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
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阴静坐而证道的故事,你是知道的。古今许多伟大人物常能在仓皇扰乱中雍容应付事变,丝毫不觉张皇,就因为能镇静。
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跟着旁人乱嚷。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
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
文字来源:节选自朱光潜《谈静》
生成海报
打赏作者
更多
收藏
推荐阅读
人不可无癖,以赏石为高
奇石需要“原生态”!
日本水石与中国景观石
正在加载...
已加载全部数据
中国观赏石论坛
总有一方雅石,令君魂牵梦萦!诚邀八方同好共襄盛举:品鉴切磋,问道求真;解石中玄机,享收藏至乐!……
关注
28
10
中国观赏石论坛
长按扫码关注公众号
{#MsgTitle#}
下次再说吧
关闭
打赏、回复实时提醒,点关注
关注
分享给好友
生成图片发到朋友圈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