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创意,让石头从 “路人甲” 变成“大明星”!
一方龟纹石,规整,略呈扁扁的椭圆形状,龟纹分布合理,恰如天生的龟壳。
如果因为素材像龟,便完全当做“龟”来赏玩,未免不够尽兴,而且难免平庸:叫“龟”的龟纹石不在少数。古代传说中有四象之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其中只有玄武的形象是由两种动物糅合而成(龟蛇合体)。它是北方七宿的合称,也是象征北方的神祇。
玄武瑞兆|郴州龟纹石
周爷工房 藏
以往我们欣赏龟壳造型的赏石作品时,视线多半是俯视。这样看起来总有点死板、僵化。而且一旦俯视,底座就有点和“龟壳”脱离了关系,效果其实并不好。而在这件作品中,作者有意将“玄武”侧对着观众,塑造为一个跃跃欲上的形象。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动,完全改变了传统设计的缺陷,赋予观赏石更多的生机活力。而且,作为龟,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这个角度,要么是趴着的,要么四脚朝天躺着,因为龟太笨拙了;而“玄武”就不一样了,作为象征北方的神祇,自然是神气威武的,趴在那里显然不符合其“身份”。所以,这件作品,立意为“玄武”,除了设计的龟蛇之身,倾斜的角度更是为主题服务的,可谓巧得不露痕迹,让这方藏品从众多龟纹石中脱引而出。
换个思路,将其变身为留声机的大喇叭,不但显得更别致,还勾起了大家的怀旧情感。老时光已逝,只剩一台老唱机的声筒,歌颂着泛黄的风雅。
好的观赏石作品,让人惊艳的不止形、质、色、纹、韵,还应该有背后的情怀。好底座,妙在塑造情怀。“凡书大悲悯、写大情怀者,无不于唱尽沧桑声嘶处,擿一朵野花自珍。”能读懂这句话的人,便能领略这件台座的精华。
它很像是传统造型的梅瓶一修长、丰肩、痩底,又有温文尔雅的花纹。一眼望去,古典而秀丽。但石头体量并不大,底部也不会像真正的瓶子一般天然平整。所以如果单看原石,就只是一块花纹漂亮,顶端带小洞的水冲玛瑙,不容易迅速联想到梅瓶。周爷工房的厉害之处正在于:抓准特点,放大优势,用台座将最美的一面定格下来——用创意将“路人甲” 变成“大明星”!这是这件作品创意上的看点。
梅|马达加斯加玛瑙
赵金梅 藏
通过“月洞式”展框和“断崖式”背景的组合,让作品有了完整性,成了一副“梅”。


正是月洞的聚焦,梅枝的引导,视线最终落在了梅瓶上,愈加觉得它匀称、典雅。这就比单单赏一个瓶要丰盈得多。
这件古铜石作品,扁球体,网格纹理很有立体感,如何进一步挖掘,让作品不止浮于表面,是需要功力的!首先,抓住石头的“器”感。“一物成器”!由一团司空见惯的东西,变成一个器具,一个自立自足的世界, 有了被尊重、被珍视、被保护的价值。而这里“器”感的形成,是通过很简单的纹饰表达的,一针见血、非常精确,这就更难得了!藏道于器|贵州古铜石
周爷工房 藏
这块石头的看点,还在于它表面“络状”纹理。好像什么宝贝被包裹起来。显然,只有足够贵重的,才需要藏起来。藏起来的,又更引起人们窥视、拆解的欲望。
石头主体自身很有吸引力,立意就很关键。
摒弃一些常见方式,把重点落入那一盆净池。不求华丽与厚重,在绚烂归于平静中寻找:清、净、灵。
净池承露|周爷工房 藏
研究底座的落榫,就能了解藏品的重心与力学关系。研究底座布局,能清楚知道藏品的缺陷与亮点。而研究纹饰,也能更深刻地读懂主题的传统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