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医药物流行业发展情况较为稳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设施设备建设愈加完善,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市场扩容
在政策深化、技术升级与需求变革的推动下,我国医药物流行业市场稳健扩容,单抗、细胞治疗药物等生物制品的运输需求成为行业重要增长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与供应链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经调研重点会员企业数据测算,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药物流费用总额超500亿元。在细分领域,医药冷链物流费用增长尤为显著。随着生物制品、疫苗等对温度敏感药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医药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预计上半年医药冷链物流费用总额超135亿元。
医药物流设施设备进一步升级完善。据分会不完全统计,预计2025上半年,我国医药物流中心数量超1320个;医药物流仓储面积超9000万立方米,其中,医药冷库面积430万立方米;医药物流自有车辆达46000辆,其中,医药冷藏车达16000辆。
重点政策
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药物流行业政策主要聚焦物流资源整合及模式升级,呈现区域协同深化、技术合规并重的特点。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支持批发企业有效整合仓储资源和运输资源,构建多仓协同物流管理模式”。该政策将促使医药批发企业积极整合物流资源,重构运营流程,有利于提高药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自2023年10月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现代物流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来,全国多地发布药品现代物流相关政策。据分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新增4个药品现代物流相关政策,涉及京津冀、辽宁省、山西省、云南省。各省(市)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已开办的药品批发企业通过设施设备升级、资源整合等方式达到规定的药品现代物流要求。
对医药物流企业而言,设施设备升级意味着短期内需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先进的自动化仓储设备、更新运输车辆、优化信息系统建设。短期来看,这给中小药企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但从长期看,升级后的设施设备能够提高药品出入库效率和精准度,降低人工成本和药品损耗率,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发展概况
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医改持续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等政策重塑医药物流格局。同时,医保控费、带量采购等政策推动医药流通行业整合,资源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分会预计,医药流通前四强所占市场份额将超过46%,医药物流企业专业化发展趋势明显。典型案例如今年上半年,华润医药以1.2亿元增资控股浙江震元医药51%股权,将其纳入全国物流网络,整合区域资源。
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据分会调研,企业广泛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物流效率和精准度,自动化立体库、电子标签分拣系统等设备在大型物流中心、区块链技术在药品追溯领域广泛应用,行业正加速向数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例如国控广东物流投入建设5个智能仓,实施仓网优化及多个数智化升级项目。
成本与合规压力并存。分会预计,后续国家药监局将出台《药品现代物流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医药物流设施设备建设与升级方面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中小物流企业面临更大压力。比如上半年,辽宁省发布的《辽宁省药品现代物流指导意见(试行)》支持多仓协同,允许企业使用协同仓储存配送自营和受托的药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该省企业可能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企业需在平衡合规、成本、效率与服务创新之间寻找突破。
【本文作者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