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全球药品资讯论坛 管理员
学术会议&学术交流 6-26 浏览163
2025年乳腺癌精准个体化诊疗大会丨NATALEE研究璀璨登场,开启HR+/HER2-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新纪元

导读

近日,2025年乳腺癌精准个体化诊疗大会于广州盛大启幕。本次会议汇集了国内外乳腺癌领域的顶级专家,聚焦乳腺癌内外科治疗最新研究进展、乳腺癌个体化放疗、乳腺癌精准靶向治疗等热点话题展开系列讨论,推动中外乳腺癌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深度合作。2025年5月,瑞波西利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症,与芳香化酶抑制剂(AI)联合使用,作为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高复发风险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值此契机,本次大会专题报告环节深入探讨了瑞波西利在早期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推动HR+/HER2-早期乳腺癌辅助强化治疗理念的普及,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精准的治疗选择。


群英荟萃,中外专家智慧交锋共话乳腺癌前沿议题


广东省医学会会长姚志斌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陈汝福教授的致辞中,大会正式启幕。专家们点亮象征希望与好运的幸运手环,寓意着“向好运靠隆”,为这场学术盛会定格下充满仪式感的瞬间。随后,全球顶级学者轮番登场: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主席William Gradishar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Helen Diller家庭综合癌症中心Hope Rugo教授带来乳腺癌各分子分型治疗新突破;美国肿瘤外科学会荣誉主席Suzanne Klimberg教授、欧洲肿瘤外科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席Isabel Rubio教授揭秘乳腺外科前沿策略;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尔卫教授则引领全场聚焦免疫治疗革命性进展。从基因检测精准判读到手术技术优化,从淋巴水肿防控到新辅助后手术决策,中外专家在火花四溅的讨论中,将乳腺癌诊疗的边界推向更远处。


图1 与会专家共同点亮手环


治愈可期,NATALEE研究开启HR+/HER2-乳腺癌早期辅助治疗新纪元


专题环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龚畅教授在就HR+/HER2-早期乳腺癌辅助强化治疗展开了深入探讨。得益于临床研究的推进与创新药物的研发,HR+/HER2-早期乳腺癌具有选择性刺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芳香化酶抑制剂(AI)、卵巢功能抑制剂(OFS)等丰富的内分泌治疗手段。然而,即使延长内分泌治疗时长,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仍然长期存在,淋巴结阳性(N+)HR+早期乳腺癌患者的20年远期复发风险可高达52%,存在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的迫切需求1


作为近十年来乳腺癌治疗领域最亮眼的创新药物之一,CDK4/6抑制剂在晚期乳腺癌治疗领域展现出显著疗效优势。以瑞波西利为例,该药物可用于HR+/HER2-乳腺癌晚期一线治疗,是目前唯一在绝经前、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群体中均表现出显著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获益的CDK4/6抑制剂2-5。基于其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取得的疗效,研究者们将CDK4/6抑制剂治疗前移,在HR+/HER2-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领域开展深入探索,旨在与内分泌治疗协同作用,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复发风险。


图2 龚畅教授发言


哌柏西利率先在HR+/HER2-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开展临床试验,然而,无论是主要纳入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non-pCR)患者的PENELOPE-B研究,还是针对初诊肿瘤负荷较大患者的PALLAS研究,均未观察到哌柏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显著无浸润性疾病生存(iDFS)与OS获益6-7。紧随其后的monarchE研究纳入了临床病理分期高危的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包括腋窝淋巴结≥4个阳性,或1-3个阳性腋窝淋巴结且T≥5cm/组织学分级为G3/Ki67≥20%的HR+/HER2-早期高危乳腺癌患者。结果显示,阿贝西利联合SERM/AI药物辅助治疗2年,可为HR+/HER2-早期高危乳腺癌患者带来iDFS获益,但其OS数据仍不成熟8。安全性方面,腹泻是阿贝西利用药过程中常见的可感知不良反应(AE),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


NATALEE研究纳入了广泛Ⅱ-Ⅲ期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包括所有淋巴结阳性,以及淋巴结阴性伴有高危因素(N0且T3/T4,或N0且T2合并G3/G2且Ki-67≥20%/G2且多基因检测高复发风险)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3。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符合NATALEE试验条件患者的复发风险是不符合NATALEE试验条件患者的3倍(5年rwiDFS:81.37% vs. 93.37%,HR=3.03,P<0.0001)14。NATALEE研究阳性成果的披露可为更多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提供辅助强化治疗新选择。结果显示,瑞波西利联合AI可显著降低意向治疗(ITT)人群28.5%的复发风险,瑞波西利联合AI辅助治疗3年后,iDFS获益持续扩大,4年iDFS绝对获益达4.9% 13。当前瑞波西利联合AI的OS数据尚未成熟,但已显示出获益趋势,且积极趋势持续存在13,15


图3 NATALEE研究ITT人群数据


在预先设定的亚组中,瑞波西利联合AI亦可降低复发风险,且各亚组获益一致16。在中国临床医生重点关注的亚洲人群中,瑞波西利联合AI治疗同样可为其带来治疗获益,中位随访38.8个月时,亚洲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降低37%,远处疾病复发或进展降低33%17。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期间公布的NATALEE亚组数据中,瑞波西利联合AI较AI单药在所有绝经状态与年龄组中均显示出一致的治疗获益,绝经前患者可从中获益更多,患者的复发风险降低32.9%(绝经后患者复发风险降低25.4%)18。而中国乳腺癌患者中,绝经前患者占比较多19。瑞波西利早期适应症的批准有望满足中国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需求。


安全性方面,瑞波西利不良反应可控,因AE减量比例较少20。同时,除了临床关注的实验室指标外,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瑞波西利以不可感知的不良反应为主,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疲劳等可感知AE发生率较低,可管理且可逆13,20-23


NATALEE研究不仅延续和传承了CDK4/6抑制剂在HR+/HER2-乳腺癌治疗中的优势,同时也为广泛的Ⅱ-Ⅲ期HR+/HER2-乳腺癌患者,尤其是淋巴结阴性伴高危因素的患者提供了辅助治疗新选择,并简化了淋巴结阳性HR+/HER2-早期乳腺癌辅助强化治疗的临床决策路径。得益于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瑞波西利联合AI辅助强化治疗HR+/HER2-早期乳腺癌已被纳入了NCCN、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ACA-CBCS)乳腺癌指南的权威推荐24-26


龚畅教授总结到,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发展已进入CDK4/6抑制剂治疗时代,CDK4/6抑制剂在晚期HR+/HER2-乳腺癌治疗中的突破性革新,促进了其向早期辅助治疗前移。从解剖学高危因素到分子生物学高危因素,HR+/HER2-早期辅助强化治疗获益人群的探索愈发精准化,这一转变使临床能够更精准地识别真正需要强化治疗的高复发风险人群,并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NATALEE研究数据令人振奋,有望重塑当前治疗格局,开启HR+/HER2-乳腺癌早期辅助治疗的新纪元。


多维对话,解码HR+/HER2-早期高复发风险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新策略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姜晗昉教授表示,瑞波西利在绝经前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优异疗效,有望满足绝经前患者占比较高的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辅助强化治疗需求。基于NATALEE研究,NMPA于5月 14 号,批准了瑞波西利的NATALEE研究全人群适应症,惠及广泛Ⅱ-Ⅲ期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


图4 姜晗昉教授发言


随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元夕教授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李杰教授的主持下,辽宁省肿瘤医院张鑫丰教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徐久东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曾德教授、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梁贝教授展开了深入讨论。张鑫丰教授表示,针对T2N0或T1N1的乳腺癌患者,我们可能会考虑通过多组学基因检测筛选高风险患者。同时,得益于绝经前患者在NATALEE研究中的疗效,在符合适应症人群的情况下,临床也会积极考虑给予辅助强化治疗。徐久东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一些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虽未出现淋巴结转移,但因其Ki67增殖指数偏高或组织学分级较高,往往在术后2-3年出现早期复发转移。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人群既往缺乏标准化的辅助强化治疗选择,瑞波西利辅助适应症的获批可为这类患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图5 会议现场,张鑫丰教授、曾德教授、徐久东教授、梁贝教授在黄元夕教授、李杰教授的主持下参与讨论


小结


2025年乳腺癌精准个体化诊疗大会以群英荟萃之势,汇聚全球顶尖专家,共绘乳腺癌治疗新蓝图。其中,NATALEE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分享尤为瞩目——瑞波西利辅助适应症的获批为更广泛HR+/HER2-早期高复发风险患者提供了辅助治疗新选择,重塑了乳腺癌风险分层与治疗范式,乳腺癌“治愈可期”的愿景正加速照进现实。未来,随着瑞波西利等创新疗法的广泛应用,更多乳腺癌患者有望迎来更长生存、更高生活质量的崭新篇章!



参考资料:

1. Pan H, et al. N Engl J Med. 2017 Nov 9;377(19):1836-1846.

2. Hortobagyi,Gabriel N et al.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386,10(2022):942-950.

3. Lu YS,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22;28(5):851-859.

4.  Slamon DJ, et al. Overall Survival with Ribociclib plus Fulvestrant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20 Feb 6;382(6):514-524.

5. Lu YS, et al. J Clin Oncol. 2024 Aug 10;42(23):2812-2821.

6. Loibl S, et al. J Clin Oncol. 2021;39:1518-1530.

7. Mayer E, et al. Lancet Oncol. 2021;22:212-222.  

8. Rastogi P, et al. J Clin Oncol 2024; 42(9):987-993.

9. Goetz M P, et al.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21, 186: 417-428.

10. Johnston SRD, et al. J Clin Oncol. 2020 Dec 1;38(34):3987-3998.

11. Tarantino P, et al. ESMO Open. 2025 Jun 13;10(6):105304.

12. Pedram Razavi, et al. 2024 ASCO e12533.

13. Peter A. Fasching, et al, 2024 ESMO, LBA13

14. Li Q, Jiang M, Liu J, et al. The Breast, 2025, 80.

15. Gabriel N. SABCS 2023, GS03-03.

16. Hortobagyi GN, et al. Ann Oncol. 2025 Feb;36(2):149-157.

17. Binghe Xu, et al. 2024 ESMO Asia.

18. Kevin Kalinsky, et al. 2025 ASCO.

19. Li J, Zhou J, et al. JAMA Netw Open. 2023 Jun 1;6(6):e2321388.

20. Slamon D, et.al. N Engl J Med. 2024 Mar 21;390(12):1080-1091.

21. Harbeck N, et al. Ann Oncol. 2021;32(12):1571-1581.

22. Slamon D, et al. ASCO 2023. LBA500.

23. Sherene Loi, et al. 2024 ESMO, 235MO                 

24.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Breast Cancer. Version 4.2025.

25.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

26.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版).


审批码KIS0049124-104179,有效期为2025-06-25至2026-06-24,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编辑:Phoebe

审校:Phoebe

排版:Kenken

执行:Babel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生成海报

打赏作者

更多
收藏
全球药品GlobalPharm
严禁一切销售、清关广告,违者封号。全球新药、仿制药、特药实时信息,传播药品知识,仅供参考,请遵医嘱。
全球药品GlobalPharm
长按扫码关注公众号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