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曾像笼罩在头顶的乌云,恶性程度高、转移快,一度让无数患者陷入绝望!但就在2025年,重磅好消息来了——CSCO小细胞肺癌指南迎来史上最关键更新!
从救命新药纳入医保,到放疗方案精准升级;从病理诊断“火眼金睛”再进化,到免疫治疗格局彻底改写……每一处变化都藏着生的转机!
今天,咱们就一起揭开这些关乎生命的革新,看看如何用科学力量撕开抗癌新希望!
01
重新认识小细胞肺癌:
它为什么这么凶险?
小细胞肺癌虽然只占肺癌总数的 10%~15%,却是恶性程度最高的 “狠角色”!癌细胞像疯狂的 “繁殖机器”,不仅生长速度极快,还特别容易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数据显示,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 7%[1],多数人确诊时已到晚期,即便治疗有效,也容易复发。
显微镜下,这些癌细胞像一颗颗 “小燕麦”,个头小、核大、浆少,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疯狂分裂。但别害怕!新指南从诊断到治疗全面升级,让我们更精准地 “抓住” 癌细胞!
02
内科治疗:
新药、新方案,生存时间大突破![2]
2025年CSCO指南的更新,宛如一道划破黑夜的曙光,直接新增4个I级推荐方案,彻底改写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困局!
指南更新的4方向还有两个亮点:一是治疗药物入医保减轻患者负担,二是创新疗法刷新生存期纪录,为癌症治疗注入全新希望。
在新增的方案中,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的 “组合拳” 尤为引人注目。也正是这两种药物成功纳入医保,如今小肺患者也能轻松用上高效的免疫治疗药物。
RATIONALE-312 研究表明里替雷利珠单抗降低了25%的死亡率,并具有良好耐受性。EXTENTORCH研究表明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不仅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更大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指南还推荐了两种方案,刷新了生存期记录:其中ETER701 研究更是带来了王炸级别的突破!指南新增贝莫苏拜单抗+安罗替尼+卡铂+依托泊苷为一级推荐,它开创的 “免疫 + 化疗 + 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 全新模式,堪称抗癌治疗的 “超级武器”。在这一模式下,患者的总生存期(OS)直接刷新纪录。
此外,复发SCLC二线治疗中,芦比替定从 III 级推荐升级为 I 级推荐,无疑是复发患者的 “救命稻草”。基于中国团队桥接研究 LY01017/CT-CHN-101 的数据,芦比替定展现出了惊人的疗效,能让复发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近一倍。OS(总生存率)达到11.0个月,曾经在复发阴影下绝望的患者,如今芦比替定的升级,拥有了更加从容对抗病魔的勇气。
局限期 SCLC:
里程碑式突破,改写几十年治疗格局
局限期患者终于等来了破局者!度伐利尤单抗新增为II级推荐,是登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ADRIATIC研究。
这项研究的成果是中国研究者做出了很大贡献:使用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的患者,OS获益达到了22.5个月!要知道,在此之前,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已经几十年没有新药获批,患者的治疗选择长期停滞不前。
度伐利尤单抗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僵局,为局限期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让他们有了更多战胜病魔的可能。
ASTRUM-005 研究斯鲁利单抗3年随访数据证实免疫治疗的长期获益;
IMpower133 研究长达 59.4 个月的随访数据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使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 5 年总生存率(OS)达 12%,6 年生存率为 11%,部分应答患者有望实现长期缓解甚至临床治愈。
DeLLphi-303 研究中,塔拉妥单抗联合 PD-L1 抑制剂维持治疗PFS达5.6个月,为后续 3 期研究奠定基础;DURABLE 研究显示,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安罗替尼较单药维持,PFS和OS均显著提升,凸显免疫联合抗血管药物的潜力。
一线治疗领域,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序贯胸部放疗,毒性可控,ORR达 71.6%,中位PFS10.1个月,OS达21.4 个月。
此外,已纳入医保的曲拉西利可有效预防化疗骨髓抑制,既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又提升生活质量,为广泛期 SCLC 治疗带来多重新选择。
更令人期待的是, 靶向DLL3/CD3双特异T细胞连接器抗体23、抗体偶联药物等药物正在研发,为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
这些药物能够更精准地作用于癌细胞的特定靶点,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吉林省肿瘤医院柳影教授指出,2024年是历年来指南更新最多、中国研究者贡献最大的一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四款药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两款药物治疗SCLC;三款药物纳入医保适应证(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曲拉西利)。创立了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新格局,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
03
放疗:精准打击,副作用更少!
过去,术后放疗可能存在“一刀切”的情况,但现在,医生能根据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精准判断是否需要放疗。
研究发现, 术后N2患者接受辅助放疗,生存期可延长至22个月!这就好比给手术“查漏补缺”,消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大大降低复发风险。而对于N1患者,虽然辅助放疗带来的生存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但它依然能让 5 年生存率提高5.6%!
传统放疗需要多次照射,患者不仅耗时耗力,还可能承受更多副作用。但中国III期研究带来了好消息 —— 高剂量分割放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用更少的照射次数,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原本需要每天跑医院、连续放疗30次的患者,现在可能只需更少的次数就能完成治疗,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副作用,真正实现 事半功倍。
预防性脑放疗(PCI)曾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常规操作,但现在,指南更强调“因人而异”。对于高龄(>65 岁)、身体状态差(PS>2 分)或有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不再盲目推荐PCI,避免过度治疗带来的痛苦。
而对于适合PCI的患者,联合免疫治疗后,效果更是惊人!数据显示, PCI联合免疫巩固治疗,患者3年生存率提升至62.1%,远超未行PCI者(50.2%)。
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现在有了一线治疗新方案!先使用阿得贝利单抗搭配依托泊苷,再联合顺铂或卡铂进行治疗;完成后,紧接着序贯进行胸部放疗(TRT,剂量达到≥30Gy 分 10 次,或者≥50Gy 分 25 次 ),并且在放疗期间以及后续都持续使用阿得贝利单抗。
临床研究数据就是这套方案实力的最好证明!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1.6%,这意味着超过七成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肿瘤出现了明显的缩小。更令人惊喜的是,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了 21.4 个月,相比以往的治疗方案,患者有了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多的生活质量保障。
而且,这套方案的副作用整体可控,不会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过多痛苦,真正实现了 “疗效与安全双在线”,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
放疗是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副作用常让患者苦恼。别慌!2025指南新增了一系列实用处理方案,全方位守护健康。
放射性肺损伤会导致咳嗽、气短等症状,指南推荐的吡非尼酮,能减轻肺部炎症,抑制纤维化。研究证实,吡非尼酮联合标准疗法,可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肺恶化风险。
针对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指南强调镇痛是关键。利多卡因含漱、芬太尼鼻喷雾能快速缓解疼痛;中度疼痛可用小剂量控释羟考酮,疼痛加重时,吗啡等强效镇痛药也能派上用场。
放射性皮肤损伤也有科学应对法:保护受损皮肤,避免摩擦刺激;使用消炎药物防止感染;对于经久不愈的溃疡,可考虑手术治疗。若合并急性放射病,需局部与全身治疗同时进行。
04
放疗:精准打击,副作用更少!
过去,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相对笼统,这就好比在人群中只区分男女,却无法识别每个人的独特特征。
而如今,指南新增了中 - 高级别肿瘤分类,这一改变就像给肿瘤划分了更精细的 “等级标签”,让医生能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发展趋势。
而如今,指南新增了中 - 高级别肿瘤分类,这一改变就像给肿瘤划分了更精细的 “等级标签”,让医生能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发展趋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被细分为SCLC 样、NSCLC 样、类癌样三型。
通过这样细致的分类,医生就像拥有了精准的 “癌细胞识别手册”,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大大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图片来源:2025 CSCO 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解读会
多项中国学者的前沿研究被纳入指南!多组学技术能从基因、蛋白等层面深度解析肿瘤;液态标志物(CTC)可实时监测疗效。
这意味着未来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医生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基因特征、蛋白表达情况,以及 CTC 的实时监测数据,真正实现 “一人一策” 的精准抗癌。随着这些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小细胞正在迎来精准抗癌的新时代!
参考来源
[1]George J, Maas L, Abedpour N, et al. Evolutionary trajectories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under therapy.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3, 2024. doi:10.1038/s41586-024-07177-7
[2]中国2025CSCO指南
内容制作
封面图片: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星星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