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10%~20%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存在脑转移(BMs),且整个疾病过程中脑转移发生率可高达40%,尤其是具有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其发生脑转移风险更高,其中以ROS1融合阳性NSCLC患者最为突出[1]。近年来,随着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不断涌现,在提高脑渗透率的同时能更好地延缓或控制颅内病灶进展,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打破了既往ROS1阳性晚期NSCLC脑转移治疗困局。医脉通特盘点ROS1阳性晚期NSCLC脑转移诊疗现状,并展望未来脑转移诊疗发展方向,以启新思。
聚焦脑转,ROS1阳性NSCLC整体生存改善关键
中枢神经系统(CNS)是ROS1融合阳性NSCLC患者常见的转移部位[2],超1/3的ROS1阳性患者初诊时已发生脑转移[3],且40%~58%的患者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转移[1]。脑转移具体分为脑实质转移和脑膜转移,其中脑膜转移较脑实质转移少见,但预后更差[4-5]。目前,ROS1阳性NSCLC脑转移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既往研究显示,CD74-ROS1融合与脑转移风险增加有关[6],这可能和CD74是最常见的ROS1融合伴侣有关(占比高达44%),但其与临床相关性有待进一步验证[7]。
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较差,未经治疗患者mOS仅为1~2个月[4]。因血脑屏障(BBB)限制了化疗药物的颅内渗透,既往ROS1阳性晚期NSCLC脑转移治疗主要依赖于放疗和外科手术等局部治疗手段,但单纯WBRT治疗仅延长mOS至7个月,全身治疗(全脑放射治疗[WBRT]联合化疗)也仅可带来4~9个月mOS[4]。总之,NSCLC脑转移患者从传统治疗方式中获益有限,亟需创新疗法改善患者生存获益。
攻坚脑转,回望脑转移治疗策略优化探索之路
靶向治疗(ROS1-TKIs)
克唑替尼:在ROS1阳性NSCLC中克唑替尼展现出良好系统抗肿瘤活性,但由于其颅内渗透性较差,克唑替尼对颅内病灶的控制较为有限。一项多中心、Ⅱ期METROS研究显示,基线伴脑转移患者(N=6)接受克唑替尼的颅内客观缓解率(ic-ORR)为33.3%[8];且相较于基线无脑转移患者,基线伴脑转移的ROS1阳性NSCLC患者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6.8个月vs.17.4个月)和中位总生存期(mOS)(16.4个月vs.42.8个月)显著更短[9],提示克唑替尼未能改善ROS1阳性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
恩曲替尼:三项Ⅰ/Ⅱ期研究(STARTRK-2, STARTRK-1, ALKA-372-001)的汇总分析显示,恩曲替尼治疗基线可测量脑转移ROS1-TKI初治患者(N=58)的颅内客观缓解率(ic-ORR)为80%,ic-PFS为8.8个月;TKI经治患者(N=18)ic-ORR为18.8%,ic-PFS为4.5个月。安全性方面,大多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为1-2级,常见为味觉障碍(41%)和头晕(37%)。此外,TRAEs导致治疗减量的发生率为34.4%[10]。
安奈克替尼:Ⅱ期TQ-B3101研究显示,安奈克替尼治疗基线可测量脑转移ROS1-TKI初治患者(N=33)的ic-ORR为72.73%,ic-PFS为9.4个月。安全性方面,≥3级TRAEs发生率为60.18%,其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ALT升高以及白细胞计数减少最为常见;TRAEs导致治疗减量的发生率为20.35%[11]。
洛拉替尼:在一项多中心、单臂、Ⅰ/Ⅱ期研究中,洛拉替尼治疗基线可测量脑转移ROS1-TKI初治患者(N=11)的ic-ORR为64%,治疗克唑替尼经治患者(N=24)的ic-ORR为50%。洛拉替尼治疗导致≥3级TRAEs发生率为49%,常见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TRAEs导致治疗减量的发生率为25%,常见的CNS相关TRAEs主要为认知影响(发生率27%)和情绪影响(发生率16%)[12]。
瑞普替尼:在TRIDENT-1研究中,瑞普替尼在基线可测量脑转移ROS1-TKI初治患者(N=17)中展示出88%的ic-ORR;对于ROS1-TKIs经治患者(N=26),ic-ORR为42%。安全性方面需关注药物的CNS毒性,86%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障碍,大多数患者(62%)表现为头晕且≥3级头晕发生率为3%,需要在治疗期间进行密切随访和及时管理[1]。此外,TRAEs导致治疗减量的发生率为35%[13]。
他雷替尼:TRUST-I和TRUST-Ⅱ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他雷替尼治疗TKI初治患者(N=37)中位PFS高达45.6个月,IRC评估的cORR为88.8%,颅内cORR为76.5%;在TKI经治患者(N=55)中,中位PFS为9.7个月,IRC评估的cORR为55.8%,颅内cORR为65.6%。安全性汇总分析显示,大多数TEAEs为1~2级,且神经系统TEAEs发生率较低(头晕:21.1%;味觉障碍:14.5%)且多为1级;TEAE导致停药的发生率为6.5%[14]。
图1 TRUST-I和TRUST-Ⅱ研究的汇总分析中颅内疗效结果
回顾不同ROS1-TKIs关键研究数据[15]后不难发现,尽管部分具有CNS渗透性的ROS1-TKIs的颅内抗肿瘤活性有所提高,但其颅内缓解作用可能伴随着较高的CNS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如头晕、共济失调等[10-13]。同时,治疗耐受性同样值得关注,其可通过干扰药物应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以影响ROS1阳性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从ROS1-TKIs中获益。
他雷替尼作为新一代、强效、高选择性并具有CNS活性的ROS1 TKI,在ROS1阳性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中显示出强效颅内抗肿瘤活性,同时可降低CNS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究其根本,他雷替尼药物特性高度契合理想的CNS药物特征(见表1)[16],并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优异且持久的CNS渗透性和颅内抗肿瘤活性[17-20](药理学特征详解)。此外,他雷替尼具有几何形状不规则的开链结构,使其对ROS1/ROS1 G2032R 具有更高选择性,其选择性相较于TRKB高7-20倍,从而减少因抑制TRKB所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他雷替尼凭借其强效、高选择性、高脑渗透性等药理学特征,使其脑转移治疗的卓越疗效及良好安全性得以兼顾。在最新发布的《中国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中,推荐他雷替尼作为ROS1 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初始用药(1B)[21]。《指南》还指出,对于克唑替尼耐药后检测无其他突变者,可考虑尝试更换他雷替尼[21]。
表1 理想的CNS药物特性与他雷替尼相关参数
目前,新型ROS1-TKIs如NVL-520、SAF-189s正在持续探索中。在基线脑转移患者中,NVL-520可带来50% (4/8)的颅内ORR,其中87.5%(7/8)的患者曾接受过≥2种ROS1-TKIs治疗[23];SAF-189s治疗ROS1-TKIs初治患者的颅内cORR为90%~100%,经治患者的颅内cORR为40%[24]。未来,新型ROS1-TKIs有望为ROS1阳性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局部治疗(SRS/WBRT/手术切除等)
在ROS1-TKIs问世之前,放疗、外科手术等局部治疗为ROS1阳性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WBRT所带来的临床获益有限,且常伴随认知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25-26]。近年来,针对脑转移病灶的放疗技术显著改进,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开始在临床普及,有效降低了放疗副作用,并取代了部分外科手术[21]。一项综述显示,SRT联合TKI治疗脑转移具有良好耐受性,有望带来新的重要治疗探索方向[27]。一项单臂Ⅱ期研究显示,接受TKIs序贯SBRT治疗的EGFR/ALK/ROS1阳性NSCLC患者的mOS可达59.6个月[28]。《指南》指出,在放疗期间临床实践通常倾向于继续TKIs治疗[21],是否推荐放疗联合TKIs仍需更多前瞻性研究来指导临床决策。
图2 《指南》中驱动基因阳性NSCLC脑转移一般治疗流程[21]
剑指脑转,应对当下挑战以迎未来机遇
颅脑放疗在脑转移患者的治疗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放疗干预的最佳时机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对于无症状的驱动基因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可以考虑推迟局部放疗;使用TKIs后出现脑部寡进展或有症状脑转移时,可考虑局部放疗[1,21]。对于ROS1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目前放疗及其与其他治疗手段“排兵布阵”仍缺乏前瞻性临床研究证据,还需未来更多研究结果以明确。
此外,脑转移灶和原发肿瘤存在较大的分子差异,针对脑部肿瘤微环境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十分重要。鉴于脑部病灶组织活检风险,液体活检这一无创技术备受关注,可通过血浆或其他体液中的游离DNA(cf-DNA)分析肿瘤组织遗传信息。在脑转移患者中,血脑屏障会限制脑部转移灶的细胞分析物于外周血中释放。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脑脊液cfDNA检测则更有利于深入了解颅内病变遗传特征[1,29],有助于了解脑转移发生机制以发掘新靶点研发新药物,以及开发新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为未来精准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结
随着他雷替尼等新一代ROS1-TKI的问世及应用,ROS1阳性NSCLC脑转移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开发具有更高脑渗透性和更佳颅内疗效的新型ROS1-TKIs、深入ROS1阳性NSCLC脑转移发生机制以研发新药或优化现有治疗策略、开发更为高效的生物标志物等举措,均有助于提升ROS1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生存获益。ROS1阳性NSCLC脑转移治疗正朝着多精准化、个体化的方向发展,新靶点、新药物、新策略均有望使ROS1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迎来新曙光。
审批号:ZC202503170003
撰写:Cynthia
审校:Felicia
排版:Yian
执行:Squid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