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快客,六点医刻
今天,我将从五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医疗知识服务:
——03.05
第一件事:疫苗事件后,药监高官陈时飞也栽了!前任已判16年!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陈时飞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调查。陈时飞于2018年机构改革后上任,曾主管药品注册管理司,期间经历了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后的行业整顿。值得注意的是,其前任吴浈因受贿罪已于2021年被判处16年有期徒刑。
第二件事:人工耳蜗集采落地天津!医保报销让失聪儿童重获“新声”!
近日,国家医保局赴天津调研人工耳蜗集采中选结果执行情况及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开展情况,实地走访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并听取相关意见。调研指出,天津率先落实人工耳蜗集采中选结果,将耗材及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显著减轻患者负担,助力重度耳聋患者尤其是先天失聪儿童重获听力。国家医保局强调,各地医保部门应稳妥推进中选结果落地,确保医疗机构及时采购并规范使用中选产品,同时加强供应监测,严格把控适应证,推动“三医”协同发展,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三件事:医生收红包、回扣?人大代表:必须严厉打击!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近日指出,部分医疗机构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将科室奖金、职工晋升和职称评定与创收挂钩,损害了医疗公益属性。他建议通过立法明确医院公益性质,规范医疗行为,并对医务人员收红包、回扣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医疗腐败。这一观点引发广泛关注,相关报道阅读量超千万,网友纷纷表示支持。此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已明确要求,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并研究制定医疗服务收入与薪酬制度衔接的办法,注重医务人员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2024年8月,浙江省率先落实政策,提出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力争达到44%,进一步推动医疗体系回归公益本质。
第四件事:生物医药IPO要开闸了?证监会、上交所接连释放利好信号!
近期,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的IPO政策出现松动迹象。3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提案答复函,明确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及生物医药企业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以发挥资本市场对行业的助推作用。此前一天,上交所也在多部门联合座谈会上提出,将推动更多优质民营科技型企业登陆科创板,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两则信息或预示着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环境将迎来转变。自2023年6月智翔金泰以“第五套”标准上市后,科创板对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的大门已关闭近两年。有创投机构人士透露,未盈利企业IPO申报通道可能重启,并呼吁优质企业抓紧申报。若政策放宽,将对各阶段生物医药企业形成重大利好。
第五件事:汇芯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布局全球市场!
近日,深圳汇芯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近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吸引了知名投资机构参与,并获得浩悦中国医疗产业基金的重点支持。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并将为其提供长期战略支持。本轮融资将加速汇芯生物的全球化布局,推动外泌体及细胞行业上游分离纯化的全自动化进程,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产业链效率。未来,汇芯生物将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赋能精准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变革,助力全球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