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CVD)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负担,其在中国的患病率持续攀升,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这一严峻形势下,致力于提升心血管青年学者的专业素养,推动心血管领域的学术发展与技术创新。
一、心血管疾病挑战与降脂治疗趋势
1. 心血管疾病现状
CVD已成为中国城乡患者生命的主要威胁,其致死率远超恶性肿瘤。据统计,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血脂异常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危险因素之一,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大量临床研究表明,LDL - 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有效管理血脂水平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1。
2. 降脂治疗趋势
当前,降脂治疗领域呈现出新的趋势。尽早启动治疗并长期稳定控制LDL - C暴露量已成为血脂管理的核心策略。从易损期到长期管理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强调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病程血脂管理的必要性1,旨在从源头上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延缓疾病进展。
二、英克司兰在降脂治疗中的应用
(一)英克司兰的降脂机制
1.肝脏靶向递送原理
肝脏在LDL - C代谢中占据关键地位,不仅是LDL - C合成的主要场所,也是其主要代谢部位,大部分LDL - C通过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进行分解代谢。而小干扰RNA(siRNA)药物英克司兰凭借其独特的N - 乙酰半乳糖胺(GalNAc)标签实现精准的肝脏靶向递送。GalNAc与肝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具有高度亲和力,二者结合如同精准的“钥匙 - 锁”机制。当英克司兰经皮下注射进入血液循环后,GalNAc标签迅速引导药物定向到达肝脏,与ASGPR结合并通过内吞作用进入肝细胞。进入肝细胞后,GalNAc标签与ASGPR分离并被降解,而英克司兰则留在内体中持续发挥药理活性2,3。
2.药理作用机制
英克司兰通过特异性切割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信使RNA(mRNA),从转录水平抑制PCSK9蛋白表达。PCSK9蛋白可促进LDLR降解,抑制PCSK9表达能够上调肝细胞表面LDLR数量,增强肝脏对LDL - C的摄取和清除能力,从而有效降低LDL - C水平。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得英克司兰在降脂治疗中展现出高效、持久的特点3。
(二)英克司兰的临床效果
亚洲3期中国大陆亚组数据证实,英克司兰采用一年两针(首针后三个月注射加强针,后续每年两针维持)的给药方案,可强效持久地降低LDL - C达61%。其精准的肝脏靶向性不仅确保了药物在肝脏内的高效作用,还极大减少了脱靶效应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为血脂异常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安全且便捷的治疗选择,有望引领降胆固醇治疗进入siRNA时代,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开辟新的路径4-6。
此外,部分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较为复杂,单一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常需联合应用降脂药物。英克司兰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可发挥协同降脂作用。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降低LDL - C水平,而英克司兰从PCSK9通路进一步降低LDL - C,两者联合可使更多患者达到更低的LDL - C目标值6。
三、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学术突破与临床应用前景
英克司兰的出现为降脂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突破,其独特的靶向递送机制和显著的临床效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些学术成果,将有助于心血管领域专业人士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水平,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医疗服务,推动心血管健康事业迈向新的高度。同时,未来仍需持续关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进展,不断探索创新,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心血管疾病挑战。
参考文献:
审批编号:LEQ0035869-83482 有效期为2024-12-31至2025-12-30,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END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