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创新浪潮汹涌
自免领域或添新军?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与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世界各地不同人群中的患病率有明显差异,欧美的患病率约1%~3%,而我国约为0.5%左右,且正在逐年增加。银屑病病程长、易复发、治疗困难,患者需接受终身治疗,同时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也密切相关,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临床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但均有其局限性。生物制剂已经成为银屑病的主要系统用药,在治疗中重度、难治性及特殊类型银屑病方面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逐渐成为主流。IL-17A是银屑病治疗的关键靶点。IL-17A属于白介素 -17(Interleukin-17,IL-17)家族的一种。IL-17 在 1993 年首次被科研人员发现,随后的研究发现 IL-17 在宿主防御、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以及肿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 IL-17 的研究逐渐成为医学及免疫学研究的热点。IL-17A在促进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AS)等疾病的自身免疫反应中的炎症状态起重要作用。
本次提出上市申请的SSGJ-608注射液是一款创新型生物制剂,作为自免治疗产品,重组抗IL-17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也是目前银屑病临床治疗主要抗体选择,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和研发投入价值。
根据三生国健官方发布消息,SSGJ-608是三生国健自主研发的抗IL-17A创新单抗。今年8月,SSGJ-608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关键注册性Ⅲ期临床研究完成揭盲及最终统计分析,所有主要疗效终点(PASI 75和sPGA 0/1)、关键次要疗效终点(PASI 90、PASI 100和sPGA 0)和所有次要疗效终点均成功达到。维持治疗期给药方案有望实现同类产品给药间隔最长,且各种疗效指标在维持治疗期持续升高并保持稳定。相较于同靶点已上市产品,SSGJ-608的诱导治疗(12周)和维持治疗(52周)疗效数据均具有有利的竞争优势。
在此前我国在抗体类药物领域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三生国健是率先进军抗体类药物研发领域的一名干将,从一开始就聚焦于抗体药物研发领域,数十年来已经发展出一套经得起时间和市场检验的研产销一体化的成熟体系,并拥有巨大前景的14个在研抗体药物,覆盖抗HER2、CD20、PD1、EGFR和VEGF等抗肿瘤靶点,及抗TNFa、IL-17A和IL-4抗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三生国建还在积极布局包括全新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融合蛋白及细胞治疗等创新疗法,从而为患者带来多种治疗方案。
此前,IL-17A曾长期被进口药物所主导。8月27日,中国医药市场在IL-17A赛道上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两款国产创新药物——恒瑞医药的夫那奇珠单抗(商品名:安达静®)和智翔金泰的赛立奇单抗(商品名:金立希®)——同日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上市,打破了国外药企在IL-17A单抗领域的垄断。
恒瑞医药研发上市的夫那奇珠单抗一种创新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以其精准的IL-17A结合能力,有效阻断了关键炎症介质的信号传导。临床研究证实,该药物能够迅速起效,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夫那奇珠单抗的安全性分析显示,其副作用发生率低,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且可靠的治疗新选择。
智翔金泰的赛立奇单抗同样作为全人源化的抗IL-17A单克隆抗体,其设计旨在实现长期且稳定的治疗效果。临床试验数据表明,赛立奇单抗在治疗12周后即可观察到明显的疗效,并且这种疗效能够持续较长时间,复发率低。这不仅为患者提供了长期疾病管理的新途径,还减轻了患者频繁就医的负担,增强了治疗的便捷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目前国内处在三期临床阶段的IL-17A药物在研情况
IL-17A赛道巨头云集
诺华、礼来、优时比“三强争霸”
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直是科研攻关的重难点领域,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失调,因此,研发出针对性强、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的治疗药物需求迫切。从全球医药研发的大背景来看,IL-17A赛道巨头云集,跨国药企如诺华、礼来、优时比等多家制药巨头已经在银屑病治疗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作为IL-17A赛道领跑者的诺华(Novartis),其研发的司库奇尤单抗(Secukinumab)是全球首个上市的IL-17A单抗药物,治疗范围广泛,涵盖银屑病关节炎、斑块型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等。1月9日,诺华(Novartis)宣布其创新生物制剂可善挺(司库奇尤单抗)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PsA)的成年患者。这是继“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和“强直性脊柱炎”后,可善挺在中国获批的第三个适应症。根据诺华新闻稿,司库奇尤单抗是一款全人源白介素(IL)-17A抑制剂。
诺华新闻稿显示,司库奇尤单抗可特异性中和多种来源的IL-17A,抑制其促炎作用。诺华在申报前开展的FUTURE系列研究和MAXIMISE研究证实了司库奇尤单抗可以快速、全面改善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六大疾病维度的疾病活动,包括外周关节炎、中轴受累、附着点炎、指(趾)炎、银屑病和甲银屑病。ULTIMATE 研究证明了司库奇尤单抗治疗PsA患者第12周可以显著改善超声评估的滑膜炎和附着点炎,甚至早在第1周就与安慰剂有显著性差异。FUTURE 5数据显示,接受司库奇尤单抗300 mg治疗2年,近90%的PsA患者无影像学进展。长达5年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司库奇尤单抗在PsA患者中疗效持久且安全耐受。
目前,司库奇尤单抗已在包括美国、欧盟国家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PsA、强直性脊柱炎及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在银屑病、PsA和强直性脊柱炎领域拥有超过15年临床应用、5年长期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数据支持,被多个最新指南推荐为PsA的治疗用药。在中国,司库奇尤单抗已于2020年被正式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此次新适应症的获批将惠及更广泛的中国PsA患者。
从司库奇尤的全球市场情况来看,自获批以来,司库奇尤单抗的销售额持续上涨。2023年,其全球销售额达到49.8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为28.52亿美元,同比增长23%。根据诺华最新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全球销售额为16.93亿美元,同比增长28%,是诺华产品管线中收入第二高的当家产品。
司库奇尤单抗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同样强劲。2023年司库奇尤单抗在国内药品终端市场的销售额超过37亿元。从销售金额看,司库奇尤单抗在抗银屑病药物市场中的占比持续上升。2019年—2022年,其占比分别为6.16%、23.50%、46.93%和64.74%,2023年略微下降至63.37%,保持连续两年超过六成,近三年均稳居销售金额榜首。
IL-17A赛道的强劲竞争者礼来(Eli Lilly)的依奇珠单抗(Ixekizumab)是另一款在IL-17A单抗领域具有竞争力的药物,通过头对头研究证明了其优于Humira(阿达木单抗)的效果。依奇珠单抗最初于2016年获得美国FDA的批准,用于治疗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随后,该药物也在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用于治疗类似的适应症。2019年9月4日,NMPA批准礼来新药依奇珠单抗注射液(拓资)上市,用于治疗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值得一提的是,依奇珠单抗注射液在2018年8月被NMPA列入了境外已上市的临床急需新药名单中,得益于此政策,仅用了12个月便在中国获批上市。
依奇珠单抗作为全球首款获批的IL-17A单抗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礼来制药凭借依奇珠单抗等产品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强劲表现,近年来实现了高速增长。在中国市场,依奇珠单抗自上市以来就表现出了强劲的市场需求。2023年依奇珠单抗在国内药品终端市场的销售额为3.34亿元,其中医院端贡献了63.77%的销售额(2.13亿元),药店终端则占据了剩余的36.23%。自该产品在国内上市以来,其“价降量升”的策略成为市场的一大亮点。近年来,依奇珠单抗在国内药品终端市场表现突出,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优时比研发的比奇珠单抗(Bimekizumab)是全球首款针对IL-17A和IL-17F双靶点的抑制剂,同样展现了强大的市场潜力。4月5日,美国FDA已接受该公司为Bimzelx递交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化脓性汗腺炎(HS)成人患者。
7月19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公示,优时比(UCB)公司申报的比奇珠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比奇珠单抗(bimekizumab)是一款白介素-17A/F(IL-17A/F)抑制剂,该产品此次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尚未公开。优时比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比奇珠单抗于2019年获欧盟委员会首批上市,并于2023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在欧盟,该产品还适用于治疗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活动性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等。
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优时比已经在中国登记开展了多项比奇珠单抗的3期临床研究,包括: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3期临床研究;治疗nr-axSpA受试者的3期研究;治疗活动性中轴型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和nr-axSpA参与者的长期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的3期研究;治疗中国成人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3期临床研究。
业内观点认为,国内外诸多药企都有在银屑病领域进行深入布局,银屑病治疗相关药物研发情况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试验的持续推进,银屑病生物类似药的市场前景日益广阔,国内外企业均有望在这一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为全球银屑病患者带来福音。
编辑:香草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