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全球药品资讯论坛 管理员
学术会议&学术交流 24-11-6 浏览77
姚煜教授:《罗普司亭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重磅发布,引领CTIT临床用药新方向!




前言

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TIT)是抗肿瘤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CTIT不仅会增加出血风险,也可影响抗肿瘤疗效,对患者的长期生存产生不利影响1。近年来,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罗普司亭N01等治疗手段为CTIT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曙光。2024年9月,《罗普司亭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进一步规范了CTIT临床用药。医脉通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接受采访,围绕共识发布的内容及意义进行探讨,分享CTIT的治疗新进展。



- 姚煜 教授 -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 中华肿瘤学会姑息治疗学组副组长

  •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肺癌质控专委会委员

  •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抗肿瘤监测专委会委员

  •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心理学分会副主委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疗专委会副主委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副主委

  • CACA黑色素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CSCO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 陕西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 陕西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西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 陕西医学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 JCO中文编委


抽丝剥茧,CTIT临床诊疗仍存在未尽之需


医脉通:随着肿瘤治疗技术日新月异,新型药物层出不穷,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但CTIT一直是患者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CTIT的危害、治疗目标及治疗现状?


姚煜教授


CTIT可对肿瘤患者及医疗活动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可能会增加患者出血及严重并发症风险,降低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第二,可能导致肿瘤药物相对剂量强度的降低、治疗中断甚至治疗终止,影响抗肿瘤治疗的效果;第三,由CTIT引发的出血、化疗剂量降低或延迟可能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影响病床周转并增加额外的住院费用,增加患者治疗负担。CTIT的治疗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降低血小板减少所导致的出血风险;第二,提高血小板最低值,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第三,减少CTIT导致的剂量强度降低和因此对远期生存产生的不良影响。


目前CTIT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输注血小板和应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其中血小板输注存在需多次输注、血小板血源紧张、可能增加输血反应和感染风险的局限,且仅适用于严重的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IT),属于非通用方案;另外的药物治疗主要有rhTPO和白介素-11,但白介素-11易引发过敏或超敏反应,且具有一定的心脏毒性,有增加中老年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的可能1,2;而rhTPO过量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Plt)过度增加并诱发血栓形成3。因此,临床上亟需可克服以上疗效和安全性问题的新型药物。理想的CTIT治疗药物应提高治疗疗效,并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及肾脏负担,避免rhTPO产生中和抗体不足的劣势,并且疗效尽量持久,减少用药频率。


立足循证,罗普司亭带来CTIT破局之解


医脉通:罗普司亭作为全球首个上市的新一代拟肽类、长效TPO⁃RA,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对CTIT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结合本次共识内容,能否请您回顾一下罗普司亭治疗CTIT的相关证据?您如何看待罗普司亭N01的临床价值?


姚煜教授


目前TPO-RA在CTIT治疗领域已展开多项研究4-6,证明TPO-RA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可为CTIT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而罗普司亭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在不同原因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中得到证实,一项评估罗普司亭在成人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I期试验(QL0911)表明,治疗24周时,罗普司亭组有61.8%(安慰剂组0%)的患者产生持续性血小板反应;罗普司亭组患者至首次血小板反应(Plt≥50×109/L)时间的中位数为3.29周(安慰剂组为18.86周)。另外,2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当(91.7% vs 88.9%)。综上,罗普司亭N01快速升高并维持Plt,耐受性良好,可为中国PLT患者提供一种有效、可及的治疗选择7


此外,一项共纳入173例出现持续CIT(血小板<100×109/L持续3周以上,或因血小板减少导致化疗延迟≥1周)的恶性肿瘤患者(153例实体瘤,2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罗普司亭可有效纠正实体瘤及血液瘤患者化疗后的Plt下降,89%的患者避免了血小板输注,79%的患者避免了因发生CIT而延迟化疗或降低化疗药物剂量的风险。另外该研究还对比了每周给药及化疗周期间歇给药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其最佳给药方式,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每周给药的患者Plt中位数明显更高(143x109/L vs 106x109/L;P<0.001),实现血小板反应的比率更高(81% vs 63%;P=0.006)8


另一项纳入了21例既往接受肿瘤治疗≥1年的CIT肿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估罗普司亭在CIT中长期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罗普司亭可助力患者在化疗期间Plt维持在100-200×109/L且长期应用罗普司亭可使70%的患者免于CIT复发9。目前罗普司亭N01用于预防和治疗CTIT 的注册III期临床研究(NCT05554913和NCT05851027)正在进行中10


以上研究表明,罗普司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Plt,罗普司亭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患者的免疫稳态,且填补了长效TPO-RA药物空白,其独特优势助力CTIT快速有效升板,每周给药方案相比间歇给药,升板效果更好,未来在CTIT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打破壁垒,提高CTIT治疗便捷性和患者依从性


医脉通:较于rhTPO、rhIL-11及TPO⁃RA类药物的给药频率,罗普司亭N01仅需每周1次给药。请您谈谈罗普司亭N01低频次给药方式对治疗和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姚煜教授


罗普司亭N01的给药方式方面,本次专家共识建议罗普司亭用于治疗CTIT的起始剂量为2-4μg/kg,每周1次皮下给药,每周增加1-2μg/kg,最大剂量为10 μg/kg。直到血小板升至100-150×109/L,治疗过程中建议每周调整1次剂量10


罗普司亭基于Fc恒定区可延长药物半衰期的特性,可每周仅给药1次,另外,罗普司亭不具有内源性序列,因此不会引起交叉反应产生中和抗体。基于此罗普司亭可实现每周1次给药,相比于rhTPO及其它TPO⁃RA类药物需每天1次的给药频率,可显著改善患者用药体验,帮助患者更为方便地持续用药,可极大地提升患者依从性。


预见未来,共识引领CTIT规范化临床管理新局面


医脉通:目前,罗普司亭已被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用于CTIT的治疗,请您分享一下目前罗普司亭在指南、共识的相关推荐及其对我国CTIT的临床管理有何意义?


姚煜教授


诸多临床循证证实了罗普司亭的疗效与安全性,基于此,中外权威指南共识一致推荐使用罗普司亭治疗CTIT患者。《NCCN造血生长因子临床实践指南(2024.V3)》指出罗普司亭是除临床试验之外的用于管理CTIT的TPO-RA类唯一推荐药物,指南指出在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因素后对CIT患者采取相关措施,例如血小板输注、化疗减量或更换方案、帮助患者参加TPO-RA的临床试验、推荐使用罗普司亭11。《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指出,罗普司亭可有效提高Plt、改善CTIT患者的生活质量,Ⅱ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罗普司亭可使93%的患者PLT在3周内升至≥100×109/L12。《罗普司亭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指出目前罗普司亭在国内外均尚未获批CTIT 适应证,但基于TPO⁃RA在CTIT治疗领域的研究证据,可考虑使用罗普司亭用于治疗CTIT10


基于以上指南及共识推荐,罗普司亭可有效提升CTIT的治疗疗效,并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及肾脏负担且显著降低用药频率,有望为伴有CTIT的肿瘤患者供新的治疗选择方案。希望本次共识发布,能够帮助我国临床医生能够进一步了解罗普司亭在CTIT患者中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指南2023.

2. Xu J, et al. Age-dependent atrial remodeling induced by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 implications for atrial flutter/fibrillation. J Cardiovasc Pharmacol. 2002;39(3):435-440.

3.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33):2579-2590.

4. Winer ES, et al. Eltrombopag with gemcitabine-based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a randomized phase I study. Cancer Med. 2015;4(1):16-26.

5. Gao Y, et al. Effect of avatrombopag in the management of severe and refractory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CIT)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 Platelets. 2022;33(7):1024-1030.

6. Al-Samkari H, et al. Avatrombopag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ith non-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an international,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Haematol. 2022 Mar;9(3):e179-e189.

7. Zhou H,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QL0911 in adu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trial. J Transl Int Med. 2023 Dec 20;11(4):423-432.

8. Al-Samkari H, et al. A multicenter study of romiplostim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solid tumors and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Haematologica. 2021 Apr 1;106(4):1148-1157.

9. Wilkins CR, et al. Romiplostim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xtended use. Res Pract Thromb Haemost. 2022 May 10;6(3):e12701.

10.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CSCO)专家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 罗普司亭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J]. 白血病·淋巴瘤, 2024, 9(33): 7-15.

11. 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J].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3. 2024.

12.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44(7):535-542.


撰写:Coco

审校:Coco

排版:Yian

执行:Squid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生成海报

打赏作者

更多
收藏
全球药品GlobalPharm
严禁一切销售、清关广告,违者封号。全球新药、仿制药、特药实时信息,传播药品知识,仅供参考,请遵医嘱。
全球药品GlobalPharm
长按扫码关注公众号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