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论坛

请点击顶部登录按钮
扫描二维码即可登录

发帖
返回列表
查看:3465 | 回复:0
老沈聊戏:漫谈张学津、李崇善、孙岳、冯志孝
老沈聊戏
2022/4/4 8:31:06
只看该作者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立了两所培养戏曲人才的学校,一所是中国戏曲学校,另一所是北京戏曲学校。京剧行当中,老生占第一位,而培养出一名杰出的老生实属不易。十分庆幸的是中国和北京两个戏校的头两届毕业生中就产生了四位后来舞台上挑大梁的头牌老生,他们是京剧发展承上启下的人物。这四位是张学津、冯志孝、孙岳和李崇善。其中两位是中国戏校毕业,两位是北京戏校毕业;两位就职中国京剧院,两位就职北京戏校实验京剧团后归北京京剧院;两位拜师马连良,两位拜师谭富英;两位已经故去,两位今尚健在。详情请往下看:
先说张学津(图一)和李崇善(图二)。这两位都是北京戏校的高材生,毕业后分配到剧团都挑了老生大梁。张学津有个特殊背景,即他是张君秋的长子,所以在梨园界另眼相看。当然,他本人天赋极高,在戏校随王少楼习余派,很见成果,毕业后先分配到荀慧生剧团,一同去荀剧团的还有孙毓敏。孙毓敏学荀又学张君秋,在团里排了几出大戏,风头压过张学津。李崇善先分配到梅剧团,他和李玉芙唱了一些生旦对儿戏,颇得好评,有些戏迷专门买票听他们两人的《四郎探母》。他们这组《四郎探母》似乎比梅葆玖和梅葆玥那组更受欢迎。
一年后,这些戏校毕业生又从各团抽出来,组建了北京戏校实验京剧团,张学津和李崇善都成了领衔主演,他们虽然演唱风格有差异,演出的剧目不同,但也经常合演一出戏,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新编戏《雏凤凌空》,李崇善演前边的寇准,而张学津演后边的杨延昭。一前一后各尽其妙。张学津一个特点是能自己编唱腔,在新戏《箭杆河边》中他自己创作了那段“劝赖子”的【反二黄】,巧妙柔进京韵大鼓的旋律,成为经典。那时,张还是宗余,据说,谭富英很想收他为徒,但后来他拜了马连良,谭为此还有些不高兴呢。李崇善则拜了谭富英,成为谭门弟子。
文革中,张、李均调到上海唱样板戏,上海也真怪,办了多年的戏校,竟然没有出来好老生和好铜锤。六几年调了中国京剧院二团金派花脸赵文奎支援上海,在《海港》中演高志扬,后来裘派花脸李长春也从北京调到上海。李崇善在上海创演了《磐石湾》,还拍成电影,名气不小。张学津光忙着替别人演《智取威虎山》了,什么也落着,对此张还颇有怨言呢。后来在上海他排了《刑场上的婚礼》《谭嗣同》等新戏。
直到八十年代,张、李均调回北京,张学津迎来了作为马派传人的高光时刻,张演遍了马派名剧,他活跃在首都舞台和各种纪念演出中,戏迷们从他那里寻找到对马连良大师记忆和怀念,他理所当然地成为最优秀的马派传承人。遗憾的是,正当壮年的张学津突然嗓子“塌中”了,这就影响了他舞台上的发挥,他转而传授马派艺术,他门下的学生有朱强、高彤、穆宇、宋昊宇、王金钟等(这里记的不全)。此后,他又患了肝癌,2012年底去世。
李崇善回京后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演出剧目也多样化,谭派、余派和马派戏兼演,曾担任北京京剧院三团的团长。退休后始终没有脱离舞台,前几年还陪张火丁唱《锁麟囊》。
再说孙岳(图三)和冯志孝(图四)。两位均是中国京剧院四团的主演,共同参加了新编戏《杨门女将》的演出,孙岳饰演宋王,冯志孝饰演寇准。在四团孙岳似乎比冯志孝的风头更甚,他主演了《满江红》《初出茅庐》多部大戏,而冯志孝在这些戏里演次要角色,当然当时的风气良好并不计较这些。后来两人分别拜谭富英和马连良为师。谭富英对孙岳的评价很高,他说:“我收到徒弟很多,孙岳是我最中意的一个。”可以说,孙岳从艺的道路并无大起大落,始终坚持追求亦谭亦余的境界。2004年5月孙岳因患喉癌去世,谭元寿在缅怀这位师弟时说,“说句实在话,要说这谭门艺术,我都不如孙岳师弟学的多。”
冯志孝在四团待了几年后调到了一团,如鱼得水,充分展示了马派艺术,他主演的第一部马派戏是《淮河营》,由马连良亲授,演出当天马亲自到后台把场,袁世海、孙盛武等名家配演,演出极大成功。冯志孝接着又演出了《群英会借东风》《青梅煮酒论英雄》等。那个时候,冯志孝和孙岳一个在一团、一个在四团,遥相辉映,不分彼此,均挑起了大梁。
文革中,冯志孝要比孙岳活跃的多,他和杜近芳创演了现代戏《红色娘子军》并拍摄电影。冯在剧中创作的唱腔,新颖别致,难能可贵。但是,他的洪常青形象却遭到普遍质疑。冯的脸型较圆较胖,这在传统戏中带上髯口并无大碍,可是扮演现代英雄形象就受到限制。再加上杜近芳的年龄也不符合女主人公,因此这部戏留下了很多遗憾。传统戏与现代戏不同,传统戏演员可以通过表演弥补形体容颜的缺陷,而现代戏则不行,演员和角色之间不能有很大差距,否则观众不认可,戏也就没法演了。
再来说一说张学津与冯志孝。这两位同时拜了马连良,但是从艺的经历却不尽相同。应当说,冯志孝拜师后立即在舞台上掀起高潮,如上所说,他首排《淮河营》引起轰动,戏迷认识了这个马派新秀,冯志孝成了中京院一团的台柱子。八十年代起,冯志孝依然恪守马派风范,大唱马派名剧,为弘扬马派艺术竭尽全力。张学津拜师后动静不大,在北京戏校实验京剧团也排演了《赵氏孤儿》等戏,但没有什么轰动。直到八十年代,张学津从上海回到北京,他的声望和影响力才喷薄而出。当然,冯志孝从不收徒,这就限制了他的影响力。再有,张学津在音配像工程中,为马连良大部分剧目录音配了像,使观众从大批录像中认识了张学津,欣赏到他学习马派的坚实功底,从他的影像中看到了马连良当年的身影,似乎马先生的魂符在张学津的体上。张学津也有遗憾,那就是唱了一辈子马派,除了“劝赖子”那段【反二黄】是自己独创,没有留下自己独创剧目,他创作过《画龙点睛》,屡次获奖,后来余派老生陈志清也接着唱,但这出戏还是没有传下来。
有人说,毕英琦也是中国戏校的老生佼佼者啊。的确如此,他的言派唱腔艺术在《杨门女将》的采药老人角色中得到展示,只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留下的资料过少,难以介绍,因此只能忍痛割爱了。
回复
支持(5)
打赏
分享
发帖
返回列表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布后需审核通过才会显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