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论坛

请点击顶部登录按钮
扫描二维码即可登录

发帖
返回列表
查看:1266 | 回复:0
老沈聊戏:漫谈京剧演员回忆录
老沈聊戏
2022/1/2 6:52:44
只看该作者
戏迷听戏之外,很多人也喜欢读戏曲演员的传记或回忆录,因为从中可以了解演员的幕后故事。笔者也乐此不彼,从那些回忆录中搜寻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成为写《老沈聊戏》的素材。
演员的回忆录与艺术评论不同,艺术评论是对演员唱腔、表演或武功进行艺术评说和理论总结,专业性很强,对一般戏迷来说有点高深,所以吸引力不大。而好的回忆录则向读者提供丰富的戏曲界掌故和轶闻等,生动活泼,可读性强,为戏迷所津津乐道。
于我而言,启蒙的回忆录是50年代出版的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这套三集的回忆录给我这个还是中学生的读者留下最大的印象是其亲切感。本书开篇第一章是“远东饭店的谈话”,远东饭店正是我极为熟悉的地方。我家住虎坊桥附近,远东饭店是去前门大栅栏的必经之处。读了这本书后,每次再经过远东饭店都会放慢脚步,朝饭店内多看几眼,因为梅兰芳大师曾在这里下榻,充满了神秘感。书中提到了梅兰芳的出生地李铁拐斜街梅宅旧居等地都在我家附近的大栅栏地区。这部介绍梅大师学戏和从艺经历的著作就是从这些街道地点把我吸引住的。
几十年后再读此书,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梅大师坦诚地总结他年轻时创演“时装戏”失败的教训,最终放弃了“时装戏”的尝试。如今“时装戏”变成了“现代戏”,但当年遇到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把传统戏表现手法加以创新为现代戏服务,至今还是一个难解的课题。梅大师当年的教训是应当认真吸取的。
客观地说,像《舞台生活四十年》这样的回忆录在五六十年代还是不多见的,直到改革开放后,京剧演员的传记和回忆录才多了起来,更可贵的是这些回忆录的视野更为开阔,不仅说好的、讲成绩,也可以谈及消极的方面,包括演员同领导、演员同演员之间的过节之类,因此这些回忆录更加真实、客观,而不是一味唱赞歌,因此对京剧发展历史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在我阅读过的众多回忆录中,马连良的孙子马龙写的《我的祖父马连良》《听歌想影话梨园——马连良长子马崇仁口述实录》最引人入胜。当前写马连良的书不少,但更多的是对马派艺术的评论,有些马派传人的回忆则有溢美之嫌(这也在所难免)。而马龙的书则从家人的角度介绍马连良的从艺的艰难经历,特别是马在北京京剧团的那段经历尤为精彩细腻,很多事情都是首次披露十分珍贵。比如,组建四大头牌的北京京剧团是领导组织安排、观众欢迎的大好事,可是马连良也遇到不少苦恼。这些出自他人之口有杜撰之嫌,而马家后人说出来就可信了。我曾就此写过《北京京剧团的光鲜背后》。
裘盛戎的关门弟子赵致远写的回忆录《我的三位老师—侯喜瑞、裘盛戎、侯宝林》资料丰富、真实可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回忆录。作者以多年在裘师身边形影不离的经历来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因此裘盛戎等三位大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裘师和李多奎排演《赤桑镇》,轰动剧坛。各种评论多如牛毛,而赵致远则细腻地描写了这出戏排演中不为人知的细节,让读者体会到演员之不易。书中还披露了演出中演员和琴师出现的一些失误,一出新戏词不熟,裘盛戎和李多奎忘调忘词并不新鲜,可琴师汪本贞因为剧场气氛太激动竟然把胡琴弓子当场杵折了!用裘盛戎的话说,“自打有戏班儿那天起就没有听说过出这样的事。”根据这些难得的资料,我曾写过《赤桑镇里故事多》。
最近《杜近芳口述实录》出版,读后很兴奋。这是当年中国京剧院演员不多见的一本回忆录,披露了京剧院很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对于了解五六十年代的国家剧院艺术生产过程具有参考意义。这本书内容翔实,忠实记载了杜近芳与周总理的交往、得到周总理亲切关怀的事实,本书还详细叙述了杜近芳得到恩师王瑶卿、梅兰芳的教诲和指导的生动描述。
杜近芳还描述了与各位京剧名家的交往,有些细节是第一次得到披露,比如一次内部演出张君秋因故回戏,由杜近芳临时救场,与谭富英、裘盛戎合演《二进宫》。过去她曾对师傅王瑶卿说,李艳妃最后唱“跪死在昭阳”,有点撒泼打滚的意思,王瑶卿说,“那我给你改改词和唱腔吧。”于是改成“二卿不把国来掌,不看哀家看在先王”。杜近芳就是按这个词唱的,她在“我封你七岁男儿戴纱帽”时就长了调门,到“子子孙孙爵禄高”更是卯上,最后在“看先王”的王字上收韵,观众是炸了窝的好。裘盛戎下来后对她风趣地说,“谁要跟你唱,谁算是倒了'血霉'了,合着这《二进宫》叫你一人唱了,我们俩人是给你搬桌子的。”杜近芳进入中国京剧院后排新戏一个接一个,唱《二进宫》、且又是和谭裘二位唱,真是很难得的机会。
当前京剧演员的回忆录很多,但不少是歌颂型的,主人公完美无缺、高大上,还有的书说是回忆录,却缺少具体细节,干巴巴的,读来毫无兴味。张学津的《生正逢时》则不同,这本书写的很真实生动,难能可贵的是不仅写了他学戏经历和成名过程,而且详细描述了他调回北京后一直被“闲置”以及短期随袁世海、杜近芳、张春华一起“走穴”的经历,回忆中透露出一丝怨气,正是这些细节勾勒出一个很真实的、而不是高大上的张学津形象。张学津书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叙述了自己第二段婚姻,但对第一段婚姻却仅用一句话草草代过。读者对此有些不明究竟。
最后还要提到一位戏迷的回忆录《老田侃戏》。这位老戏迷从五六十年代就迷恋京剧,看遍了北京京剧团、中国京剧院以及各位著名演员的演出,对于这些看戏的经历,他都对演出现场做了详细的描述,不仅回忆精准而且点评到位,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新中国成立后的京剧演出市场,虽然在大部头的《中国京剧史》中有所提及,但一略而过,不得其详。《老田侃戏》可以说对这段历史做了有益的补充, 真是不可多得。
回复
支持(2)
打赏
分享
发帖
返回列表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布后需审核通过才会显示)

顶部